公司或者单位在进行新项目时会就材料或设施进行采购,一般就会签了购销合同,因为采购的材料或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因此购销合同中供货方的违约责任就成为关注的重点了。供货方出现下列几种状况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1、供方不可以交货;
未能准时交货的应向需方承担不可以交货部分货款百分之几的违约金。违约金一般是通用商品幅度为1—5%,专用商品为10---30%。
2、供方所交商品品种、规格、型号、花色和水平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假如需方赞同借助,则按质论价,假如需方不可以借助的,供方应负责包换或包修,并承担维修、调换或退货的成本。供方不可以维修或退换的,按不可以交货处置。
3、供方逾期交货的;
供方每逾期一天,应向需方承担违约金,并承担需方因此而导致的损失。
应该注意,逾期交货的,发货前须与需方协商,假如仍然需要的,供方应照数补交;假如不再需要的,应当在接到供方公告后天内回话,并办理解除合同手续,逾期不回话的,视为赞同发货。
4、供方提前交货的。
若是需方提货的,可拒绝提货;若是送货的,可需要供方承担提前交货期间的保管成本,需方仍按约定支付货款。假如运输成本由需方承担,而合同约定了运输路线、交通工具等,供方擅自改变的,应承担由此增加的成本。
供货方出现违约的状况之后,购销合同有约定违约责任的根据合同的约定,合同没约定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解决。
1、先协商
购销合同的标的额一般比较大,技术含量高,需货方一般是货比三家后才会签订购销合同,在供货方违约是能协商解决就先协商,重新再找新的供货方有时反而会得不偿失。
2、进行投诉
供货方违约后没办法协商解决的,供货方迟迟不履行违约责任的可以到供货方所属的管理部门或者总公司投诉,需要处置。
3、到法院起诉
在协商解决不了,投诉也没办法处置的状况下,需货方就只能通过积极的起诉来维权了。
最后,无论供货方出现何种违约责任,需货方需要他们承担责任的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应该注意证据的采集,假如状况复杂,没办法自行采集的,为了能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建议委托律师帮助处置。